普车都 > 游记 >

游绍兴兰亭

游绍兴兰亭
“走喽,去兰亭喽!”一阵欢呼声从车里传出来。这是我们小桔灯师生们的心中所想。今天小桔灯开展了“跟着课本游绍兴”的活动。上午去了柯岩,拿在去的方向是——兰亭!大概行了二三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兰亭风景区门口。

我们买了票,进了兰亭。刚进兰亭,印入眼帘的都是碧绿、挺拔的竹子。一条弯曲的小路,镶嵌在一望无际的“竹海”当中,别有一番情趣。弯曲绵延的小路尽头,一切都开阔起来。眼前不单单只有绿色,尽头有一个池塘,在岸上几只大白鹅昂着它们高贵的头,王羲之生前最爱大白鹅,因此,他的一个女儿就叫爱鹅。池塘的对面,有一块碑,上书“鹅池”两字,这块被还有个深远的来历呢:有一天,王羲之得知有一户人家养了只大白鹅,他就不辞辛苦赶来观看。有一天,老妇人说让王羲之写“宝贝大雄鹅”几个字,后来老妇人又让他写“殿堂”二字,王羲之写完“殿”字,发现不对劲,就停了笔。妇人急忙抢字,王羲之只抢的“贝”字,后来“鹅”字落在了鹅池之上。后来,王献之整理的时候,把“池”字写了上去,就变成了今天的“父子碑”。

走过鹅池的“父子碑”,在路旁的一个三角亭里,赫然立着一块碑,是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兰亭”碑。兰亭这个景区名可能是根据这块碑而命名的。但是在文革期间,这块碑没能逃过噩运。被一双“黑手”砸成三块,扔进了如今“兰亭”碑后的池塘里。文革结束后,一批保护文化遗产的青年来到池塘把这三块碎片从塘底找出来,粘合成一块碑,可惜,这块碑还是缺少了一部分。

怀着遗憾的心情离开“兰亭”碑后,眼前赫然出现了几个水缸和几块石板。这里就是王羲之让王献之写完十八缸水的地方。站在缸前,还能感受到王献之勤学苦练的样子,在水缸的后边,有一块“太”字碑,听说“太”字的“大”是王献之写的,那一点是王羲之随意一点点上去的。

在纪念馆旁边,就是王羲之和友人们“曲水流觞”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他们创作了三十多首诗,词,也就是在这里,王羲之借着酒力,一气呵成了一篇著作——《兰亭集序》。站在溪边,依稀能看见王羲之当年与友人“曲水流觞”、喝酒作诗的影子。

出了兰亭,我们就去鲁迅故里,在车上我还是忘不掉兰亭,“书圣”的故居!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