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都 > 初一作文 >

例谈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例谈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为让8亿农民兄弟同样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免征了农业税、特产税,全国80%的农村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生活低保制也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  ②改进和完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安排模式。2007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增加上万人的生源计划投放到升学压力较大的安徽、河南、甘肃等8省。  ③安徽铜陵市通过扶持弱校,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247所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无需择校的城市。  ④为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中央财政支持义务教育的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  ⑤农村儿童今春免费上学,中央106亿元经费预拨到位。新华网北京(2007年)2月27日电(记者吕诺)全国中小学开学在即,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免费上学,春季学期中央财政应承担的免除学杂费、补助学校公用经费的资金92亿元,为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金14亿元,日前已经预拨到各地。  ⑥政府要特别关心和帮助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一、读材料,抓中心。  材料作文审题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中心。  对于材料作文,题目所给材料的类型不同,则把握材料中心的根据、方法也有所不同。  肇庆二摸作文题是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属于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材料,应找到所列的人、事、物的共同点,据此确定中心。据此,肇庆二摸作文可以这样来读材料:  主要人物———中央或地方政府  中心事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行动,让最广大人民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故 六则材料的中心可以概括为:  政府采取措施和行动,让最广大的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找角度,定立意  对新材料作文的立意,角度可以尽量多找,但并非找出的所有角度都能立意成文。事实上,在应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从材料的非中心意义、非主要角度、非主要方面来立意,阅卷者出于某种考虑,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加以承认;但从应考的实际来讲,还是扣紧材料的中心意义或者选择最能显示材料中心意义的角度来立意为好,这也正是命题者所希望的。  肇庆二摸作文题是给出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属于正面列举型。在立意时,应尽可能地整体把握材料、根据多则材料的中心来立意,切忌抓住某一次要方面或片面只语,断章取义,立意成文。  上文已概括了 六则材料的中心:  政府采取措施和行动,让最广大的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1)下面的工作,就是根据材料,概括或提取材料中的问题(话题)。  根据材料的中心,为打开思路,探讨材料的内涵和实质,不妨问几个“为什么” :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影响、价值……)?  整体把握六则材料的内涵,挖掘材料的实质,我们会发现,材料讲的是这样几个问题(话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公平,关爱弱势群体……  (2)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问题(话题),再结合六则材料,选择材料中的人、事、物,多角度的寻找立意。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A、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扶助农村地区的发展),让八亿农民和五亿城市人民一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  B、构建和谐社会。  ①实行公平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  C、教育公平。  ①教育需要公平。  ……  D、关爱弱势群体。  ①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  ……  三、联实际  高考作文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就是要求考生联系社会现实展开论述,解决实际问题。其目的是增强文章的针对性,避免无的放矢,空发议论。  在这方面,也要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展开联想,找到与立意角度有对应关系的事物。  肇庆二摸可以这样联系实际来选材:  根据立意,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联想现实生活中一切关于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或构建和谐社会,或教育公平,或关爱弱势群体等)话题的事物。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