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都 > 三年级作文 >

古色古香董家村

   董家,是我爸爸、爷爷以及他们的祖先生活的村庄。因为村里的人们大多姓董,所以叫董家村。

    董家村是个历史悠久的村庄。爷爷和我说,600年前,也就是明朝的时候,董家的祖先来到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山坳里钓鱼,感觉这里很不错,于是就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600多年过去,村子里人渐渐地少了,但是那些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却依然静静地呆在穿村而过的县溪两岸。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太外婆家所在的香居室、太奶奶家所在的旗杆阊门以及董氏宗祠“正谊堂”。     香居室是一个三合院,大门上装了个大铁环。院子的地面是鹅卵石铺起来的,石头缝里长着些小草。院子左边靠围墙处有一颗白枣树,爸爸说这颗树的年龄比他还要大。爸爸小时候,每到白枣成熟时就跑到这里“偷”枣子。堂前的板壁上写了一些文字,爷爷告诉我那是《朱子治家格言》,1840年的时候就刻在这里了。     旗杆阊门离香居室不远,过石板桥沿着溪东的路往南走百来米就是。爷爷说这里原来的主人是一对父子,他们曾经双双中举,父亲是武举人,儿子是文举人。所以弄堂口挂着“父子登科”的匾额。那块匾额的原版已经找不到了,现在挂着的这块是后来补上去的,而且新匾额上“父子登科”那四个字还是爷爷亲手题写的呢。     正谊堂就在香居室去旗杆阊门的路边,是村里面积最大的四合院建筑,是明朝嘉庆皇帝的时候建造的。祠堂里有戏台,台顶上雕刻着美丽的花纹,村里居民还多的时候,逢年过节都会请戏班子在那里唱戏。正对戏台的堂上挂着董家祖先的画像,堂檐上挂着一排匾额,其中最左边的“开物成务”是爸爸题写的。爸爸说,解放后,这里是村小学所在地,他小学一到三年级就是在这里度过的,那时每逢六一就在戏台上表演,课间就在挂着祖先画像的堂下的地道里钻来钻去。     这就是古色古香的董家村,虽然我在那里呆的时间很少,但是我一样热爱这个村庄。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