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都 > 名人故事 >

中国近代名人故事:精心挑选细打磨_1000字

从教几十年,王音旋可谓桃李满天下。但是她直接教过的学生只有十几人,最后,在老师的告别仪式上,除一人未赶上外,到现场的所有学生,面师而泣。
王老师所教的学生都是由她亲自精心挑选的。“如果没有遇到王老师,我可能走不出沂源县。”王世慧说。
1983年春,作为沂源县文工团演员,王世慧代表临沂地区参加了山东省民歌汇演。在这次汇演中,王世慧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和《鲁南五大调》中的“四盼”。演出结束后,王音旋老师到后台找到王世慧。她说:“你想学习吗?山东艺术学院今年招收第一届进修生。”一句话,让王世慧的生命轨迹拐了弯,在王老师门下,苦学了3年。
“我十五岁开始唱歌,从一开始用大本嗓演唱,到学会科学发声方法,特别是对山东民歌的演唱和风格的把握,都是王老师一字一句、一点一滴教的我。”王世慧说。
1984年,在王音旋的推荐下,王世慧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当时演唱的是《我的家乡沂蒙山》,是王音旋老师的丈夫金西老师的作品,是他们夫妻二人一起对我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辅导,那次我取得了业余组二等奖第一名。”
王世慧还提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做学生时,每次参加演出,王老师都是把家里所有‘家当’拿出来给我们用,如耳环、项链、头花等”。无论是在时间精力上,还是物质上,作为一名导师,王音旋老师都是倾其所有为学生着想。
王世慧毕业留校后,王音旋继续教导她,“每次见面,老师都会叮嘱我,民族声乐教学一定要走下去,到田间地头找到当地的民间艺人,听他们怎么唱,广阔的农村大地才是民族声乐的根基,不要憋在学校和城市里”。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罗余瑛教授说,我从1980年起就跟王老师学习。现在闭上眼睛,王老师的形象历历在目。她上课,每一首作品,吐字行腔,都亲自示范,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直到满意为止。在老师的培养下,罗余瑛1984年获得首届山东省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第一名。
罗余瑛回忆:“王老师在教学中,还大量运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民歌,以及中国戏曲唱段,同时,她还借鉴西洋唱法,既使学生音域大大扩展,又不失去民族唱法的音色。1988年,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美声唱法,王老师说,学美声,但不能丢了民族唱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说起与王老师的相识,韩光霞说,这是一种缘分。原来,她和王世慧一样,都是县城的文工团的演员,是在1985年的汇演中,被王音旋老师相中,才有机会从县城来到济南,跟随在老师身边学习的。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