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都 > 记叙文 >

以笑为题的记叙文900字 我想看见你的笑

“你的目光停驻午后窗台的柔光,看那布满尘屑的花香飞舞,你可知道兰花的余香,怎比你一世清高……”

每当我读到这,总不禁黯然神伤。是英勇的火炬,也是沉重的叹息。

像是外公,如何珍惜,却只能留下大片的空白。也像兰花,香得浓郁了,便化为时间的空洞,像是对世界未知的全部疑问。但到底是无言的兰花,还是无言的外公,我无法辨析,也许他们之间注定有着某种联系。

我的外公是镇上有声望的人。母亲总爱调侃,他算是家族中官最大的人了。我不置可否。母亲还说他一生清贫节俭,性格孤僻而不为人所理解,他的母亲是个小脚女人,脾气火爆,不能容忍任何瑕疵,她不满于两任媳妇,直到娶了我外婆,生活总算过得安宁些。外公外婆相识于动荡的文革时期,原本老实本分的二人都被划为“右派”,送去乡下劳改,吃尽了苦头。也许是因为这些,使外公成为了一个严峻冷漠的人,寡言,不爱笑,鬓眉间饱含苦难的霜颜。

但我对外公的印象自然浅薄了些,只觉得他不喜欢孩子,却是极为怜爱我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成为有出息的人,还有守着他的烟和书房过一辈子。大多时候看见他,总在书房里抽烟,在团团烟雾中想着满腹心事。那时我总是好奇地趴在门边看他,求他陪我玩耍,可每次都被外婆拉了出来。“外公正忙,不要吵他。”“为什么?”回答我的只剩沉默。

偶尔心情好的时候,他也会抽身帮外婆侍弄花草,他并不爱别的什么植物,唯是兰花。他时常长时间地就这么呆呆地望着兰花,直到太阳的余晖全部隐没于地平线。那时候他的表情异于彻夜解读古文的劳倦,也不同于他逗我欢愉时的怡然。唯一相同的是他总是严肃的,身板挺得笔直,目光炯炯有神,即使在最后一刻。

可对于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来说,盯着一样不会动的事物总归是无趣的,每次躲在他的风衣下看了不多会儿,就缩缩身子下了顶台。仅仅觉得那时的外公是温和的,连兰花也变得越发冷峻消瘦了。

想起外公和兰花,也会想起他最爱的一幅书法,至今尘封在阁楼。书卷上只有两个字——气节。我不懂它的涵义,去问外公,他只告诉我它像兰花,更多的就只有沉默,还有一声充满幽怨的叹息。我只得作罢。

记得他去世那天下着濛濛的小雨,我并不感到忧伤,我始终觉得他还会回来,回来告诉我什么是气节,什么是兰花的真谛。只是,仍有一丝遗憾。像是我一直没有对他说的,我想兰花经历四季仍馥郁芬芳,是因为它的不屈和乐观。而外公正少了这平添而不可缺的芬芳。

“……多想看见你的笑,即使隐去你的清高。”如一颗饱含真情的泪水,模糊了“笑”的棱角,渐渐地,渐渐地,绽放成花,一朵带笑的兰花。而苦难一词只得缩在昏暗的角落,变得渺茫无力……

是英勇的火炬,不是沉重的叹息。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