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车都 > 写人 >

敲开专业之门的人

大学时我读了新闻专业,上了一年多还糊里糊涂,不知道这个专业到底学的是什么。那时我们已经学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史,学了文艺批评,学了古代和现代汉语,也学了一些传播学理论,但我们却都云里雾里,不知道这和新闻有什么关系。

搞不清所学专业的目的所在,也就无法体验到专业的乐趣。大二也正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阶段,大家虽然偶尔有学不到东西的低落,但也没有迫在眉睫的焦虑,于是纷纷“放羊”。就在这样一种迷茫又惬意的状态里,赵丽芳老师出现了。

她是教新闻写作课的老师,刚刚30岁出头。本以为老师又是照本宣科地一通讲,但是没想到的是,她很快就把我们分成了组,然后让每个组报一个题目,去采访、整理,最后形成一篇新闻特稿。整门课就围绕实际操作的选题做,这就是她的教学思路。

这可算是个挑战。新闻采访我们已经学过,但都是在课堂上学的,除了记住一堆这原则那原则,什么都没记住,不知道怎么记笔记,更不知道该采访哪些内容,报选题也是头一遭。记得我们组最后确定的选题是“在大学的农民工”。大伙儿一通采,把学校工地里的建筑工、食堂里的师傅、校门口的小保安通通采了个遍。最后整理采访的时候还挺得意,觉得材料搜集得肯定不错。但是赵老师看完后毫不客气地把问题指了出来:我们采访时,都按照一个套路,把采访对象的年龄、籍贯、工作一问拉倒,跟查户口似的。赵老师问我们想通过这篇稿子表达什么,大伙儿支支吾吾,没一个答得出来。

于是赵老师决定亲自带我们采访。那天,教学楼下边的绿化带里正好有一些农民工在工作,赵老师便和我们下楼去。她和一个师傅攀谈起来,聊他的家乡,聊他为什么来北京,聊他是否能适应城市的生活……她说话柔声细语的,语速不疾不徐,脸上也一直带着浅浅的笑,工人们都很乐意和她聊天。

在一旁听的我们很快就领悟到,农民工来到北京,对他们来说,承受了很多离开家乡和融入城市的矛盾和冲突,这不就是最好的主题么?大家欢欣鼓舞,不用赵老师再多言,就分散开去,与其他农民工交谈起来。后来,我们不仅完成了一篇特稿,还做成了3块展板,摆在教学楼的大厅里,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次作业极大激发了我对专业课的兴趣,也就是在赵老师的课上,我开始渐渐领悟到新闻专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乐趣,对新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我最后能走上新闻工作的道路,是从赵老师的课堂开始的。

也正因为此,我对赵老师始终抱有感激之情。在我离开学校以后,赵老师担任了学院的领导职务,有了更大的平台,她也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按自己的想法改造新闻专业的教学。比如,在她的支持引导下,学生办起了全校性的报纸,从发行、经营、采编都由学生一手包办……这些年,母校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业界口碑越来越好,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这与赵老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大学专业课老师的核心素养到底应该是什么?很多人有很多答案。我觉得,一名大学专业老师,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发展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正是从上述理由出发,我最感谢赵老师的,就是她为我们打开了专业之门……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