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年表查询

中国朝代年表,整合纪年、时间、历年,含口诀、大全、详细版,助您速览或深入研究。
朝代 具体王朝 起讫年份 都城 今地
上古时期
约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约前1675-1029年 河南商丘
西周 约前1029-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东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中古时期
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西汉 前206年-公元25年 长安 陕西西安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三国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西晋 265-317年 洛阳 河南洛阳
东晋
十六国
东晋 317-420年 建康 江苏南京
十六国 304-439年
南朝 420-479年 建康 江苏南京
479-502年 建康 江苏南京
502-557年 建康 江苏南京
557-589年 建康 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 386-534年 平城/洛阳 山西大同/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年 河北临漳
北齐 550-577年 河北临漳
西魏 535-557年 长安 陕西西安
北周 557-581年 长安 陕西西安
581-618年 大兴 陕西西安
618-907年 长安 陕西西安
五代
十国
后梁 907-923年 河南开封
后唐 923-93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后晋 936-946年 河南开封
后汉 947-950年 河南开封
后周 951-960年 河南开封
十国 902-979年
北宋 960-1127年 开封 河南开封
南宋 1127-1279年 临安 浙江临安
907-1125年 皇都(上京) 辽宁巴林右旗
西夏 1038-1227年 兴庆府 宁夏银川
1115-1234年 会宁/中都/开封 黑龙江阿城/北京/河南开封
1206-1368年 大都 北京
1368-1644年 北京 北京
近现代
1616-1911年 北京 北京
中华民国 1912-1949年 南京 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中国朝代年表查询工具 用户使用说明

欢迎使用中国朝代年表查询工具!本工具旨在为您提供一份清晰、准确的中国朝代纪年表,帮助您快速查阅和理解中国历史的脉络。

一、如何使用本工具

浏览年表概览: 打开页面,您将直接看到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中国朝代时间年表。内容从“上古时期”的夏、商、周,到“中古时期”的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再到“近现代”的明、清、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识别时期划分: 为了方便查阅,年表通过灰色背景的标题栏将历史划分为“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现代”三个主要阶段。

查看朝代详细信息: 每一行代表一个具体的王朝或政权,包含以下核心信息:

朝代:该王朝所属的大的朝代名称,如“汉”、“唐”、“宋”。

具体王朝:更细致的王朝划分,例如“汉”朝细分为“西汉”和“东汉”;“三国”时期则分别列出“魏”、“蜀”、“吴”。

起讫年份:该具体王朝的开始和结束年份。例如,西汉的起讫年份为“前206年-公元25年”。

都城:该王朝在主要时期的都城名称。例如,西汉的都城是“长安”。

今地:古都城在今天的地理位置。例如,长安的今地是“陕西西安”。

【举例说明】

查找“北宋”信息:

向下滚动页面,在“中古时期”内找到“宋”这个大类。

在“宋”下面,您会看到“北宋”。

其“起讫年份”为“960-1127年”。

“都城”为“开封”。

“今地”为“河南开封”。

理解特殊注释标记: 部分朝代名称或信息旁边可能会有带圈的数字上标(如“商 ①”、“西周 ②”、“十六国 ④”等)。这些标记对应页面下方的注释说明,为您解释该条目的特殊历史背景、名称来源或其他重要补充信息。

例如:商朝后面的“①”标记,对应下方的注释:“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这帮助您理解商朝又称殷朝的原因。

二、工具特色与实际应用

全面性:本工具是一份详尽的中国朝代年表大全,涵盖了从传说中的夏朝到现代的主要历史时期,为您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朝代历年表。

准确性:起讫年份、都城等关键信息均参考权威史料整理,力求为用户提供一份可靠的中国朝代详细年表。

实用场景:

历史学习:学生可以快速构建中国历史的时间框架,理解朝代更迭顺序。

文学研究:查阅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年代和历史背景。

文化旅游:了解古都的变迁和各朝代的地理范围。

辅助记忆:虽然本工具未直接提供中国朝代年表口诀,但其清晰的列表有助于您自行总结和记忆朝代顺序。

三、常见问题与解答 (Q&A)

Q1:这个年表中的“约”字是什么意思? A1:对于一些早期朝代(如夏、商、西周早期),由于史料记载的限制,其确切起讫年份存在不同说法或尚无定论,因此用“约”(大约)表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推断时间范围。例如,“夏 约前2146-1675年”。

Q2:“十六国”和“十国”为什么没有列出具体的都城和今地? A2:“十六国”和“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分裂割据时期,包含众多短命且都城多变的政权。为保持年表的简洁性,工具将它们作为特定历史时期概括列出(详见注释④和⑤)。查询这些时期具体小国的都城,建议参考更专业的历史地图集或断代史著作。

Q3:年表中的年份是公元纪年吗? A3:是的,本年表主要采用公元纪年。“前XXX年”表示公元前,“XXX年”或“公元XX年”表示公元后。

Q4:如何快速找到我想查的朝代? A4:您可以根据记忆中的朝代大致顺序,结合页面上的“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现代”分期进行定位。如果您对中国历史分期不熟悉,可以从头开始浏览,或者使用浏览器自带的页面内查找功能(通常是Ctrl+F或Cmd+F)输入朝代名称进行搜索。

Q5:这个工具和“中国朝代歌”或“中国朝代顺序口诀”有什么关系? A5:本工具提供了详细的朝代数据和时间框架,是学习和验证“中国朝代歌”或“中国朝代年表口诀”中朝代顺序和时间的良好参考。您可以对照本中国朝代详细年表来加深对口诀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希望这份使用说明能帮助您更好地利用本中国朝代年表查询工具!